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门户网站
微信公众号: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要闻 > 正文
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(三):害怕违法就偷偷用父母手机转账?当心是骗局!
发布时间:2023-12-10

浏览量:0

有人说你的QQ号违法

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

就偷偷用手机转账

小心!这是个骗局!

裁判要旨

     对于未成年人遭受电信诈骗时,偷取父母手机向诈骗分子转账的行为,应当引起重视,需要对未成年人做好预防电信诈骗的普法教育工作。

基本案情 

     被告人符某(19岁,海南儋州人)与被不起诉人洪某、唐某系海南省儋州市老乡,案发时系海南省某工程学校在校生。2021年10月底开始,符某伙同洪某、唐某一起商量冒充公安机关实施电信诈骗小学生。2021年11月21日,符某通过快手软件与被害人谢某在读小学的女儿肖某聊天,让肖某添加洪某使用的QQ号码。随后,洪某冒充公安机关人员吓唬肖某说其QQ号被他人用来诈骗,并将唐某提供的支付宝帐号、微信号发给肖某,让肖某将谢某的手机拿进房间秘密进行操作,骗取被害人谢某共计15611.66元。其中,符某获利5800元。

     2022年5月11日13时许,公安民警传唤被告人符某到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刑警大队调查。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符某犯诈骗罪,向法院提起公诉。

     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符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伙同他人虚构事实,利用网络骗取被害人财物15611.66元,数额较大,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,应予依法惩处。依法判决被告人符某犯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,缓刑一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8000元。

     宣判后,被告人符某并未上诉,判决已生效。

典型意义  

   生活中,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。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年龄较小、好奇心重、易上当受骗的特点,将犯罪魔爪伸向了他们。犯罪分子在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电信诈骗时,往往通过诱骗未成年人偷取家长手机进行转账的方式进行诈骗。部分未成年人因害怕被父母发现,所以选择听信诈骗分子,导致损失不断扩大。未成年人的父母们要注意不要将手机密码、支付密码告诉未成年人,同时还要关闭免密支付功能,采用刷脸支付等方式阻断未成年人因受骗给诈骗分子转账的渠道。需加强教育引导孩子警惕网络中主动搭讪的陌生人,不要轻信陌生人好友,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,谨防假冒好友的诈骗行为。


 来源:海南高院